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長期關注與鑽研台灣傳統戲劇、台灣俗語歌謠、台灣民俗與文化等領域,對於台灣民俗文化發展與向下扎根有特殊的研究與貢獻,昨天在參加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台南場中直言說到:「北管、歌仔戲、布袋戲一演下去,音量分貝一定會超過」,林茂賢老師不諱言指出,民俗廟會慶典燃放鞭炮,對於生活環境勢必會造成衝擊,這部分無可否認,但政府說要推廣「減香」尊重宗教活動,但為了身體好,希望盡可能的減香、減金、減炮,但就保護無形文化資產觀點上,就如同是要「滅香」,對於有心保存無形文化資產而言,實在情何以堪!,但這是傳統民俗,是傳承數百年的,林茂賢老師建議應有文資特例,限定某些特定民俗節慶鞭炮免受環保稽查開罰。
牙周病一開始會不容易被自己發現,主因就是結石藏得那麽深,主人是真心看不見啊。牙周病成因為厭氧的致病菌深入牙齦內部所致。一旦出現牙周病,就必須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而積極的刷牙及使用牙線的目的在於「預防更多牙齒感染牙周病」。對比於一般細菌,牙周病致病菌能夠在缺氧的牙齦深處存活,也因這項「特別的本事」才能成功的破壞牙周組織。因為細菌要躲避刷牙的唯一辦法,就是挖「壕溝」躲起來,才能繼續繁殖,因此也演化出能「不呼吸」的細菌,才能繼續往無氧的環境,也就是牙齦內深處移動。
全國文化資產會議台南場與會發言者大多認為,現行的文資法令欠缺公權力介入私有文化資產保護,以及文資審議機制不夠透明,且中央雖牙周病治療有法令,但地方政府未完全落實,或是現行法令陳年未調整無法符合現今的需求,質疑這次召開的全國會議恐又淪為大拜拜形式,文資局將彙整會議中的意見做為修法依據,包括傳統民俗鞭炮爭議等建議,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承諾將會彙整各方意見與建活動假牙議,做為啟動下一階段修法依據,藉由牙周病治療方式法規、行政與制度面的討論,建構完整的文化資產保存體系。
沒有任何漱口水、牙膏可以治療牙周病,因此不需要陷入噱頭的迷失,白白花了冤枉錢。只要牙周狀況處於健康的狀態下,平日的保養只要藉由刷牙的機械性力量即可達到最好的清潔效率;機械力量的清潔效果絕對比漱口水或牙膏內的任何成分都來的有效。至於藥物方面,當患者出現發炎感染等急性症狀時,臨床上會給予抗生素,解除其感染症狀幫助牙周治療,但並沒有藥物可以預防牙周病。在臨床上觀察到的是,有牙周病的患者更容易「牙根蛀牙」,因為牙周病嚴重的話,牙齦容易被破壞侵蝕,容易導致牙根裸露,牙根一旦裸露的話,牙根更容易產生蛀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