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社會多強調「低薪逼得人才出走」。但別忘了,擁有全球頂尖半導體產業鏈的台灣,有著許多世界知名且穩定營利的高科技(半導體)公司。由於這些公司所給出的薪資非常高,甚至高於許多歐美企業的水平,因而普遍被稱為「幸福企業」。

筆者2010年自台大畢業後,身邊許多朋友選擇繼續升學,研究所畢業後也順利進入各大「幸福企業」領極高的薪水,年薪甚至是德國同產業稅後薪資的1.5至2倍。但許多朋友卻做不負壓排風扇滿兩年、甚至一年不到就選擇離職,轉而在國內自行創業、轉行,或是出國深造念博班、讀MBA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

為何台灣企業,即便提供高薪仍留不住人才?

我的答案是:台灣普遍劣質的企業文化,才是人才外流真正的兇手。

高壓高工時通風設備怒罵文化:不合理的要求不是磨練,只是折磨

我見聞過的德國職場,從沒有怒氣沖天的咆哮,但在台灣職場遇過的言語霸凌,卻從沒少過。

無論是上司的歇斯底里怒罵,或是同事間的酸言酸語,在台灣職場從來沒少過。許多人為了避免成為目標,只好在上班時間經常性地假裝忙碌,或在公司無薪加班營造鞠躬盡瘁感,就是不敢在上司下班前離開公司。如此高壓高工時的「企業文化」,造成許多人鬱鬱寡歡,甚至最終患了憂鬱症。

自前幾年開始,台灣報導了許多年輕人的創業故事。無論是開咖啡店或是開餐廳,這波「自己當自己老闆」的創業潮與人才出走國外,除了本身「實現夢想」的成就感外,我認為背後更不可忽視的深層原因,恐怕也包括逃離無理而無所不在的劣質企業文化。

負壓風機向外排出空氣使室內氣壓下降,室內空氣變稀薄, 形成一個負壓區,空氣由于氣壓差補償流入室內。在工業廠房實際套用中,負壓風機集中安裝于廠房一側,進氣口于廠房房另外一側,空氣由進氣口到負壓風機形成對流吹風。在這個過程中,靠近負壓風機附近的門窗保持關閉,強迫空氣由進氣口一側門窗補償流入車間。空氣排著隊、有秩序的由進氣口流入車間,從車間流過,由負壓風機排出車間。換氣徹底、高效,換氣率可高達99%。通過具體的工程設計、根據需要設計換氣速度和風速,任何高熱、有害氣體、粉塵煙霧均能迅速排出車間,任何通風不良問題均能一次性徹底解決。從開啓風機的幾秒鍾內即可達到通風的效果。

對企業文化進行革命才是解方

相較之下,德國企業普遍能藉著改變根本制度,進而創造正向的企業文化。

以目前我工廠降溫風扇所在的公司為例,儘管德國法律僅保障每年20天帶薪假,但如同其他德國公司,敝公司也自行加碼至30天作為基本標準。而且請假十分容易,即使申請連休半個月也鮮少被拒絕。此外,公司執行每週40彈性工時制度:進出公司都須打卡,若當日上班超過8小時就會產生正時數;相反地,未滿8小時則產生負時數──而每人每月底前,正負時數皆需歸零。換言之,公司員工每月的工時統一,也自然使得「準時完成任務」回歸成為評鑑標準。

而德國的低工時與30天帶薪假等制度,並沒有帶來台灣老闆普遍擔心的「競爭力流失」,反而是連年國際貿易出超世界第一的成績。

解方:是時候讓台灣正視企業文化與員工精神健康了

正如同日本政府開始立法對抗加班文化與不合理的職場倫理,台灣也該進行一系列的立法改革,規範大企業的員工政策。我們毋須立即與歐美高標準看齊,但應立即正視高壓高工時問題,並循序漸進地作出努力。除此之外,政府對中小型或新創企業,也應同時進行補助與輔導,進行職場文化再造,從上至下對台商企業文化進行全面革新。

當台灣企業停止奴役員工,並開始照顧員工工作精神健康時,想家想到以淚洗面的我們,又何嘗不願意回到爸媽身邊?

屋頂設風機方式是最簡易、最便宜的廠房通風方式,但對降溫基本沒有太大幫助,因為當室外空氣在37℃時,室內一般會在37℃以上,人員設備熱負荷大時甚至會達到40℃以上。但此舉有一定的換氣效果,特別是車間內有比重輕於空氣的煙氣產生時,有部分會上升至屋頂並排出。 但總體而言,此舉換氣效果仍很不理想,為空氣進出車間的大致流向,底層越是需要通風的部位,越是通風不良,只能靠熱氣自然上升的煙囪效應,而許多氣體(如CO2等)、微小雜質因比空氣重所以難以上升而排出。動力屋頂工業水冷扇風機尚且如此,無動力渦輪風機及排氣長廊就更顯不足,其只有在外界風越大越能提高效果,但是當外界風越大時,開窗同樣有越好的自然換氣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其堅 的頭像
    林其堅

    林其堅的部落格

    林其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